首页 > 广作产学研 > 政策法规

国家标准委发布消息称,GB/T 18107-2017《红木》新标准将于2018年7月1日开始执行实施。

发布日期:2018-05-23 浏览次数:5461
 2017年12月29日,国家标准委发布消息称,GB/T 18107-2017《红木》将代替原《红木》国家标准(标准号为GB/T 18107-2000),新标准将于2018年7月1日开始执行实施。但修订后的新标准内容一直没有公布。近日,新标准已经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布。
 
33个树种变29种
 
新国标出台,最受关注的还是树种的变化。在《红木》新国标中,红木树种由原有的33种变为29种。与之前国标中的“五属八类三十三种”对比发现:
 
《红木》新国标5属8类29种材延伸图
u=2388299755,2646620902&fm=173&s=48A43472A3D741CA16C531CA020070B0&w=640&h=1347&img 
1、花梨木类的越柬紫檀和鸟足紫檀认定为大果紫檀的异名被删除;
 
2、黑酸枝类的黑黄檀认定为刀状黑黄檀的异名被删除;
 
3、乌木类的蓬塞乌木被删除;
 
4、乌木类的毛药乌木调至条纹乌木类;
 
5、原鸡翅木类中的铁刀木属改为决明属。
 
树种的减少是此次《红木》新国标中最大的调整,总体树种减少,主要是因为国际上学术更新导致的树种合并。此前,随着红木原材的减少,加上很多国家限制本国红木木材出口,不少从业者预测《红木》新国标修订中会丰富树种,近年来较为火热的血檀、巴花等树种甚至被列为候选,此次树种的只减不增,确实让不少从业者有所失望。
 
新增树种管制信息
 
在《红木》新国标中,红木类别一览表中,小编发现,除树种名称、商品名、主要产地,还增加了管制及保护信息。
 
细数发现,在29个树种中,有17个树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二管制,有3个树种被列入国家植物名录二级保护。其中,降香黄檀、刀状黑黄檀更是被“双重保护”。
 
GB/T 18107-2017《红木》国家标准中“红木类别一览表”
 
《红木》新国标中添加了“管制或保护信息”的说明,进一步说明了红木树种濒危,红木企业也应该转变思路,实现转型升级。
 
红木制品用材规范明确外观质量要求
 
除了《红木》新国标,同期将实施的GB/T 35475-2017《红木制品用材规范》内容也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上进行公布。此标准规定了红木制品用材的术语和定义、分类、通用要求、检验方法与判定、标识、运输和储藏。标准中对非工艺品类红木制品用材的外观质量要求,其中关于边材的使用中写到,除正视面之外的其他部件用材“含边材类的非工艺品类红木制品,其边材面积应不超过该部件表面积的10%”。明确规范了非工艺品类红木制品中边材的使用比例。
 
非工艺品类红木制品用材外观质量要求
 
《红木》新国标公布,提醒我们:
 
1、红木市场会越来越规范,消费者购买红木更加放心;
 
2、原材稀缺,购买红木,就在当下;
 
3、红木的矜贵,来源于原材的珍贵;
 
4、红木企业应该更加珍惜红木资源,合理利用,绿色发展。
 
推荐图文
在线QQ客服
  • 电话:

    0750-6689588

  • 何总监:

    13536205935